险企“掘金”银发经济
银发经济成为新一轮的风口,因此其也成为各大险企的必争之地。
9月22日,在泰康保险集团旗下第18家开业运营的养老社区泰康之家·渝园的开业仪式上,85岁的力帆集团创始人尹明善成为首位签约入住居民的消息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
当前,中国社会正在快速步入老龄化,由此催生的“银发经济”推动险企纷纷挖掘其中的投资机会。
其中,大多数险企都采用了“保险产品+养老社区”模式,来实现保险产品和养老社区服务的联动。目前,已有包括A股五大上市险企在内的十余家险企通过发布养老服务品牌或者养老综合解决方案布局养老金融。
“银发经济”迎来黄金发展期
在经济学上,“银发经济”指的是随着社会老龄化而产生的,与老年人群相关的经济和专门为老年人提供各种服务的经济的总称。
当前,全球社会步入老龄化的趋势已不可逆转,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至2022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19.8%;65岁及以上人口2.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14.9%。
此外,据全国老龄办预测,到2033年,中国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占总人口的1/4;2053年达到峰值4.87亿,占比超过总人口的1/3。
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加深以及养老需求增长,以养老为核心的“银发经济”日渐成为国内最具潜力的市场之一。
近年来,与人口老龄化有关的养老服务业、医疗保健业、老年旅游业等消费性服务业迅速发展。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调查显示,预计到2030年中国养老产业产值将上升至13万亿元,养老产业具有巨大发展潜力,未来养老产业市场前景广阔。
同时,国家政策也在为“银发经济”的发展带来契机。
去年2月份发布了《“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其中指出要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发展壮大老年用品产业,加强老年用品研发制造,大力开发满足老年人衣、食、住、行等需求的老年生活用品。
同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发展银发经济,推动公共设施适老化改造,开发适老化技术和产品。
今年7月,为推动银发经济发展壮大,丰富为老产品和服务供给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需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开征集“推进银发经济发展”的有关意见建议。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养老服务投资的投资周期长且回报率较低,因此,推进养老市场发展需要众多参与者合力,特别是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
而对于金融机构而言,亿万级别的“银发经济”赛道无疑也是一块颇具吸引力的“大蛋糕”。
目前,银行业目前侧重“耕耘”养老财富管理,保险业则加速发力养老保险产品和养老社区领域。
与银行、基金、信托等其他金融机构相比,保险行业和养老服务是直接的产业链上下游关系,有很好的协同和范围经济效益,在长寿风险管理、医疗健康产业协同等方面有显著优势。
多家保险公司已“入局”
作为与养老“链接度”最高的行业之一,养老社区是保险行业挖掘“银发经济”潜力的重要方向。
养老社区就是把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最佳结合点集中在社区,组成专门由老年人聚集并适合老人居住的社区环境,老人可自行前往机构接受服务,也可由机构提供上门服务。
据了解,养老社区的核心在“后续运营和持续照护服务”,其主要盈利来自于长期租金收入和资产升值,现金回流速度慢,在开发和运营阶段均需要有稳定、长周期、低成本、大规模的资金做支持,而保险资金规模大、回报要求低、周期长的特性刚好适合投资养老社区。
近年来,保险行业传统销售模式效益逐渐降低,保险代理人大规模被削减的背景下,行业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而以养老社区作为切入点,打造养老服务生态,从单一产品升级为包含风险保障、财富管理和养老服务的一站式综合解决方案,可有效获客、粘客,改善保险行业在产品、销售渠道、销售模式等方面的不利现状。
此外,养老社区是长周期资产,中后期盈利稳定,可以每年获取稳定现金流,可成为保险资金大类资产配置中的良好品类和选择。
基于此,保险公司投资养老社区快速升温,多家险企尤其是大型险企纷纷入局,现已成为大型险企养老产业布局上的标配之一。
据统计,目前已有十余家险企涉足养老社区领域。除了A股五大上市险企之外,泰康保险、中国太平、大家保险、光大永明人寿、君康人寿、合众人寿等也均有尝试。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商业保险机构养老社区项目数量达到105个。今年以来,已有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太平、泰康保险等多家保险公司超10个养老社区项目宣布开业或即将开业。
就各家险企的动态来看,泰康、太保等公司在养老社区上的动作更为频繁。近段时间,中国太保旗下的太保家园成都颐养社区、大理乐养社区正式开业,泰康保险集团旗下又有多家养老社区体验馆正式开放。
目前,泰康之家医养社区布局全国,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西南、华中、东南等核心区域的22个重点城市,其中北京燕园、上海申园、广州粤园、成都蜀园、苏州吴园、武汉楚园、杭州大清谷等七大社区开园运营。;中国太保则在7个城市落地了8个太保家园养老社区建设项目,形成颐养、乐养、康养全龄覆盖的产品体系;今年5月,中国平安发布“平安臻颐年”康养品牌及首个高端产品线“颐年城”,寻求开拓机构养老市场。
尽管保险公司具有天然“适配”养老社区的优势,但其要想应对好前期投入大、回收成本慢的问题也绝不轻松。
就现实情况看,目前在养老社区领域发展最为全面的泰康保险集团,其2020年度医疗及养老运营成本为33.97亿元,较2019年的32.35亿元增长5.01%,而在医疗及养老社区运营收入上,2020年数据为33.39亿元,较2019年的34.84亿元下降4.16%。总的来看,泰康去年在养老社区方面的运营成本与运营收入近乎打平,仍未能实现盈利。
运营模式转向轻重结合
随着养老社区成为保险公司投资布局中的关键一环,以何种方式参与养老社区建设逐渐成为险企的关注重点。
在参与方式上,主要有三种模式:重资产投入模式、轻资产模式以及轻重资产相结合的模式。
在重资产模式下,保险公司购买土地并完成养老物业建设等获得物业所有权的模式。相比其他模式对物业和服务的可控性强,在全国化布局时更易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统一标准,还可能享有土地增值收益。
以泰康保险集团为例,作为最早参与养老社区建设的保险公司,泰康2009年开始布局养老社区“泰康之家”,采用独立开发的重资产模式运营养老社区。截至当前,泰康之家独立开发运营的养老社区已在全国多个城市布局,选址多为城市郊区,目前已有18家社区投入运营,在住居民超过8300位。
不过,在重资产模式下,保险公司买地自建养老社区,集投资商、开发商、运营商三个角色于一体,建设周期过长,风险的堆积难以避免,只有大型保险公司才可妥善布局。
因此,近年来,轻资产或者轻重并举的模式也受到保险公司的青睐。
在轻资产模式下,保险公司不持有养老物业所有权,而是通过租赁获得物业使用权的模式。轻资产模式投资建设社区前期投入少、建设 周期短,回本快,具有更强的灵活性,能够快速覆盖全国多个重点城市。但轻资产模式对养老物业的可控性弱于重资产模式,需要与业主方沟通协商,存在租赁合约临时终止的风险。
轻重资产结合的模式则是自建部分养老社区,同时与第三方签约合作或者以股权投资养老机构,“轻重并举”模式结合了二者优点,兼具成本低、布局速度快、盈利周期短、产权关系明确等优势。
“轻重并举,先重后轻”的发展路径或将成为未来险企布局养老产业的首选。
以中国太平为例,此前长沙·北辰欧葆庭国际颐养中心正式成为中国太保旗下太保养老投资公司的养老服务合作机构,这也是中国太保落地的首个轻资产定点合作机构。据了解,下阶段,中国太保将由重向轻过渡,多措并举加快轻资产项目的发展,并探索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业务,以扩大养老服务的覆盖面。
此外,如太平人寿此前推出“太平乐享家”养老服务品牌,在自建项目梧桐人家的基础上,采用轻重并举的方式,联合第三方养老社区通过“轻”与“重”的有机搭配,构建差异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及品牌建设。
平安证券表示,保险公司可以采用与养老机构合作的轻资产模式,实现养老领域的快速布局,并有效保障养老服务的品质。
总的来看,目前险企打造的养老社区针对的客户群体仍相对高端。不过,随着轻资产模式的开展,养老社区或越来越“接地气”,从而吸引更多有养老需求的客户,这在推动养老市场健全的同时,也能依赖“银发经济”打造险企的第二增长曲线。
责任编辑 | 李明庆